夸美纽斯——普及教育&统一学校制度&直观教学法

作者:admin 时间:22-09-08 阅读数:1264人阅读

夸美纽斯——普及教育&统一学校制度&直观教学法

1632年,《大教学论》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捷克,大教育家)

普及教育&统一学校制度&班级授课制度&直观教学法&教学原则&教材编写

夸美纽斯(1592——1670)是捷克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后数十年被迫流亡国外,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二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从适应自然秩序的原理和感觉论出发,提出了直观性、彻底性、自觉积极性、系统性、循序渐进和量力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编写丁多种教科书。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


夸美纽斯(John Amos Comenius)是17世纪捷克的一位教育家、哲学家和神学家,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夸美纽斯的主要主张和成果:

1. **普及教育**:夸美纽斯是普及教育的先驱,他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强调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不分阶级和性别。

2. **统一学校制度**:他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包括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级教育体系,以实现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3. **班级授课制度**:夸美纽斯是班级授课制度的早期倡导者,他认为这种制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师能够同时教授多个学生。

4. **直观教学法**:他强调直观教学法,认为学生应该通过观察和体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依赖于书本知识。这一理念后来影响了蒙台梭利等教育家。

5. **教学原则**:夸美纽斯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彻底性、自觉积极性、系统性、循序渐进和量力性。这些原则至今仍被教育界广泛引用。

6. **教材编写**:他编写了多种教科书,如《世界图解》(Orbis Pictus),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教科书,旨在通过图像帮助儿童学习,被认为是现代教科书的雏形。

7. **教育哲学**:夸美纽斯的教育哲学深受其宗教信仰和自然秩序观念的影响。他认为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发现和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秩序。

8. **语言教学**:他在《语言和科学入门》中提出了语言教学的方法,强调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多语言教学的模式。

夸美纽斯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他的许多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启发性。他的著作和教育实践对后来的教育改革者,如卢梭、裴斯泰洛齐和赫尔巴特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捷克文:Jan Amos Komenský;德文:Johann Amos Comenius;波兰文:Jan Amos Komeński;匈牙利文:Comenius Ámos János;拉丁文:Iohannes Amos Comenius),生于1592年,逝于1670年,是一位以捷克语为母语的摩拉维亚族人,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被誉为“教育学之父”,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他是公共教育最早的拥护者,其理念在他所著作的《大教学论》中提出。 [2] 
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后数十年被迫流亡国外,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并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

夸美纽斯——普及教育&统一学校制度&直观教学法

简述: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专著——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

夸美纽斯(1592——1670),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学家,吧进一步发展了特拉克的观点,对教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在《大教学论》中的主要观点有:

  1. 自然原理:一是教学要按照儿童的本性、年龄、能力进行,这是一个不变的自然法则。二是教学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

  2. 兴趣与自发原理:他以为教学要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鼓励儿童自发的学习,应当是教学成为一件轻松的事情,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来激发儿童对知识和学习的强烈愿望。

  3. 活动原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失误,同时还如果学生参与活动。他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凡是应看成的都必需从实践去学习”。

  4. 直观原理:他以为教学不该从事物的语言说明开始,而应当从事物的观察开始,他把直观教学原理视为教师教学的“金科玉律”。若是得不到实物,就用图像、模型等直观教具代替。

【查看更多详细内容  】

 

作者:

 

时期:

  • 1632年(首次出版)

 

类别:

  • 教育学著作

 

数据:

  • 该书共33章。

 

主要内容:

  • 在前言中作者呼吁社会重视教育事业,论述关于教育的各种问题,如人的本性和价值,教育的性质和作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旧学校的改造,建立新学校的基本原则,学校系统以及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理论等。

  • 第1~9章概述人生和教育的目的以及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 第10~14章说明改革旧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设立新学校的基本原理;

  • 第15~19章阐述教学原理,提出教与学的一般原则;

  • 第20~25章分述各科教学法;

  • 第26章论述学校纪律;

  • 第27~32章制定统的学校制度和各级学校的基本方案;

  • 第33章叙述了作者的教育理想得以实现的条件。

 

重点内容:

  • 《大教学论》重点阐述了教学理论问题,书中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证了一系列教学原则、教学规则和各种教学方法,并拟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确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制定了编写教科书的原则要求。

  • 该书中还论述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艺术教育和体育等问题。

 

价值意义:

  • 《大教学论》的问世为近代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目录

  1. 第一章 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纯粹、最卓越的
  2. 第二章 人的终极目的在于来世
  3. 第三章 今生只是为永生作准备
  4. 第四章 为永生作准备有三个层次:认识自己(认识万物)、管束自己、皈依神
  5. 第五章 这三者(学问、德行、虔信)的种子已天然地种植在我们身上
  6. 第六章 如果要造就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完成
  7. 第七章 人最容易在年轻时形成,若非这个年龄,就不能正确地形成
  8. 第八章 年轻人必须接受公共教育,因此学校是必需的
  9. 第九章 所有男女儿童都应该上学
  10. 第十章 学校应提供广博的教育
  11. 第十一章 在此以前没有过完善的学校
  12. 第十二章 改革学校是可能的
  13. 第十三章 改革学校的基础必须是万物的确切规则
  14. 第十四章 教导的确切的规则只能从自然借取
  15. 第十五章 延长生命的基础
  16. 第十六章 教和学的普遍要求,亦即必须准确地达到预期结果的教和学的方法“
  17. 第十七章 教和学的方便性的诸原则
  18. 第十八章 教和学的彻底性的诸原则
  19. 第十九章 教和学的简明性和快速性的诸原则
  20. 第二十章 各种秘学的教法
  21. 第二十一章 人文学科的教法
  22. 第二十二章 语文教学法
  23. 第二十三章 道德教学法
  24. 第二十四章 灌输虔信的教学法
  25. 第二十五章 如果我们想按照纯粹基督教的律法改革学校,就必须从学校中清除异教徒的书籍,不然,无论如何也要在使用它们时比以前更加谨慎小心
  26. 第二十六章 论学校纪律
  27. 第二十七章 论基于年龄和学业的学校的四级划分
  28. 第二十八章 母育学校素描
  29. 第二十九章 国语学校素描
  30. 第三十章 拉丁学校素描
  31. 第三十一章 论大学,论学生的旅行和光明学院
  32. 第三十二章 论通用的完善的教导规则
  33. 第三十三章 实现此种通用教学法的前提

 

摘  要: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在欧洲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时期,他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成果,总结了自己四十余年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夸美纽斯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他对世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所著的《大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关键词: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思想

 

写作背景

1、连年战争,社会下层人们生活穷困

17世纪初,捷克人们不甘异族的宗教和政治压迫,于1618年掀起反对德国贵族和天主教会的暴动,并由此引发了“三十年战争”。连年的战争使捷克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为了满足自己奢侈生活的需要,变本加厉地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特别是对农民进行奴役和压榨,农民生活境况十分悲惨。夸美纽斯年幼父母双亡,在捷克兄弟会的资助下才得以接受教育。1620年捷克新教势力战败,捷克兄弟会遭到西班牙占领军的残酷迫害,夸美纽斯和一些兄弟会会员颠沛流离、无家可归,在社会下层,他目睹了人民的穷困生活状况,十分同情,因此他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善人民生活。

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文艺复兴运动是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与之相适应,人文主义教育便应运而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层出不穷,纷纷提出自己的教育见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拉伯雷反对经院主义教育的空洞的学习内容,反对摧残儿童身心的禁欲主义、强制教育、古典记诵和教条灌输;要求尊重儿童的人格,提倡启发诱导,激发儿童求知的兴趣。而蒙田也同样反对死记硬背,认为“死记硬背,并不是完善的知识,这只是把别人要求记住的东西保持在记忆里罢了”;与此同时他十分看重理解力的培养,提倡独立思考反对依附权威。夸美纽斯则是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加上个人的创造,建立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学体系。

3、旧教育弊端重重

夸美纽斯时代的教育,虽然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冲击,但经院习气依旧十分浓厚,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生活,教学方法呆板落后,教学管理混乱无序。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描述道:学校里教导青年的方法通常都是非常严酷的,以致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的才智的屠宰场,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与书本都感到厌恶,都急急离开学校,跑到手艺工人的工厂,或找别种职业去了。然而,这样的学校,穷人子弟依然难以进入。对旧教育的不满以及对穷人没有受教育机会的同情,夸美纽斯提出了学校改革及普及教育的思想。

4、兄弟会的生活环境

夸美纽斯生长在捷克兄弟会家庭和捷克兄弟会环境之中,他接受教育的经费是捷克兄弟会成员资助的,他本人还担任过兄弟会牧师和兄弟会学校校长。捷克兄弟会是一个新教教派组织,会员多为贫苦农民和城市下层居民。兄弟会内部奉行互助共济生活原则。其成员十分重视儿童的教育,主张人人受教育。兄弟会学校招收学生不论贫富、男女,一律平等。学校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形式。捷克兄弟会的这种生活环境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创作提供了土壤。

 

著作内容

1、教育目的

夸美纽斯认为博学、德行和虔信这三种品质是自然存在我们身上的,并且是要通过教育去取得的。“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因此,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知识、道德和虔信,使人能过好今生,并且提出教育是人人需要的。“富人没有智慧岂不等于吃饱了糠麸的猪仔?贫人不懂事岂不等于负重的驴子?美貌无知的人岂不只是一只具有羽毛之美的鹦鹉,或是一把藏着钝刀的金鞘?”还提出教育应该从少年时期开始,“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合适”。

2、改革旧教育

在学校设立方面,夸美纽斯认为学校作为教育青年的场所是必需的,批判在较小的村庄和村落中没有设立学校,认为在每一个秩序良好的居民区(不管它是一个城市,一个乡镇,或是一个村落),都应该设立一所学校,或者一个教育青年的地点。

在学生方面,他主张普及教育,“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他批判了旧教育中学校不是为整个社会设立的,而是为富人设立的,穷人很难有机会进学校,提出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

在学校改革方面,夸美纽斯认为,学校改革是可能的,并且提出建立一个新的教育体系。学校改革的基础应当是万物的严谨秩序,即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而已,而这种严谨秩序应当以自然为借鉴,并且必须不受任何阻碍。

在学校纪律方面,夸美纽斯认为,纪律是学校的发动力和推动力,但纪律教育不是强制和鞭挞,应该用良好的榜样、温和的言词,并且不断诚恳地、直率地关心学生,突发的愤怒只能用在例外的情境上面,应当存心使结果能恢复良好的

3、教与学的原则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提出了几条教学原则:一是教学的便易性原则。他认为教育应当从开始;受教育者有接受教育的适当准备;教学进程从一般到特殊;教学应当从易到难;学生的负担不能过重;教学应该是缓慢发展的;按照学生的年龄,顺应儿童的天性,采用正当的方法;用直观教学使学生彻底能接受知识;教学的知识应是实用的;教学应该采用同一种方法。二是教学的彻底性原则。 其中包括只教有价值的学科,不省略任何有价值的知识;在教学细节之前,应在学科的一般概念、学生的求学欲望以及感官和心智的实际指正方面打好基础,“明白它的目标、限度和内部结构”“自然把根底打得很深”“自然发展一切事物从根底开始,不从别处入手”;教学应将学科的各部分相联系,将教学的前后相联系,注意相似学科的相似点;教学应考虑起使用性,并在复习和练习中加强,“凡是学过的东西都应该由一个学生传授给另一个学生,使没有知识不被利用”“教导别人的人就是教导了自己”。三是教学的简明性和迅速性原则。他提出实行班级授课制,“一个教师同时教几百个学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要紧的”;每门学科只用该用一本书,“一方面为了参考方便,一方面某段一定在某页,是可以帮助记忆的”;制定每门学科的教学计划,使每年、每月、每周、每日,甚至每小时都有一定的工作;一切学科与语言都应该采用同样的方法教授;每件事都应该彻底地、扼要地、简练地教,使悟性经过一个钥匙开启以后,就能自行解释新的问题;一切相连的事物都应该联合教授;教学要循序渐进,使一天的功课可以扩充前一天,引起后一天的;排除与避免障碍。

4、分科教学法及学制体系

按照夸美纽斯的理想,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应具备博学、德行和虔信三种品质。与此相适应,夸美纽斯提出了五种学科的教学法,即科学教学法、艺术教学法、语文教学法、道德教育的方法和灌输虔信的方法。结合各项教学原则,尤其是直观教学原则,总结了各科教学法的规则。

夸美纽斯认为,学习应从婴儿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成年。它分为4个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春期,每个阶段有6年。由此他提出了统一的学制体系,即每个阶段设立一种对应的学校,分别为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和大学。根据循序渐进等原则,他还为各级学校设置了相应的课程。

 

评价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从宏观的教育目的到微观的各科教学方法及各级学校和课程设置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各个元素,开创了近代教育学的先河。他的教育思想不仅给当时世界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改革提供了依据,而且对现今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有借鉴意义,影响深远。

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使学校教育从贵族走向平民;系统制定了班级授课制,使个别教育转变为集体教育。这两项与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相适应的教育制度,对西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壮大有重要意义,而且一直沿用至今。在普及教育方面,我国目前正在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免费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普及义务教育,普遍提高国民素质。我国的学校由大学至小学均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并根据教学效果的好差,提出小班化教学即减少班级中的人数。

此外,夸美纽斯提出的三条教学原则中包含着许多小点,有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等。在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些教学原则由于其合理性广泛存在于现今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中的这些要求与上述的教学原则有着相似之处。可见,这些教学原则经受住了历史和实践的考验,对现今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尽管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面面俱全,但综观全书他对教育评价方面很少涉及,并且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夸美纽斯受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注重人性,但由于基督教的世界观根深蒂固,其教育思想中渗透着神学的思想。在教育目的方面,夸美纽斯提出通过教育过好现世生活,与经院哲学的“原罪论”想比较可以说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他又认为“人的终极目标在今生之外”,在于“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在于“使自己皈依上帝”,而“今生是永生的预备”。此外,他认为教育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工具,在当时的社会也即维持了等级制度,“地位较低的人要受教育,他们才能聪明地、谨慎地服从他们的长上,不是出于强迫,像驴子的服从一般,要出于自愿,处于爱好秩序之心”。在论述教材问题时,他认为《圣经》是知识的唯一真实来源,学生应以全部时间去寻找它们的真实意义,“《圣经》是智慧的源泉”“《圣经》是上帝的新生儿的最甜最好的乳”。

夸美纽斯受培根的“感觉论”影响提出直观教学,通过感官帮助理解巩固知识。这与经院主义教育所提倡的死记硬背相比也是教学上的进步,但是他过分夸大了直观的意义,把直观知识和间接知识相对立,夸大了感性认识的作用而忽视了理性认识的作用,“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听官的跟前”。

在论及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时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旧教育弊端中的改良,但是存在着机械性和简单化的缺点,将其与自然现象机械地、简单地的类比。如在论及班级授课制时,他提出“一个教师同时教几百个学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要紧的”;他要求学校组织得“是学生在一定的时候只学一件事情”,还要求绝对遵守教学时间和学科安排,不能有任何省略或颠倒;把教学原则与小鸟孵化及建筑师建造房子简单地相比较等等。

 

参考文献

① [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② 毕诚.中外教育名著评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874-882.

③ 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1-74.

④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91-210.

⑤ 扎古尔·魔西.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4.140-160.

⑥ 藤大春.外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315-363.

⑦ 李文奎.试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1):49-54.

⑧ 李毅.夸美纽斯《大教学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2):88-90.

⑨ 田本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述评[J] .课程.教材.教法,1981,(2):80-85.

 

 

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生于新教派“捷克兄弟会”会员家庭。

12岁失去双亲,中断了学习生活。

16岁由兄弟会资助进入普雷洛夫(Prerau)市拉丁文法学校接受中等教育。

1611年,又由兄弟会选送到德国的赫尔博恩(Herborn)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在大学期间,他系统学习了古代思想家的著作,研究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接触了新兴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了宗教改革以来各国的教育发展动向,探讨了当时德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革新主张,为他后来从事文化教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1614年,他回到捷克,在母校普雷洛火拉丁文法学校任教,1618年调任富尔涅克城牧师兼兄弟会学校校长。

同年,30年战争爆发,捷克完全丧失了独立,新教徒惨遭迫害,夸美纽斯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失去了全部家产、书稿和妻儿。

1627年,随同30000户兄弟会员家庭迁往波兰的黎撒(Lissa)避难,先在该地兄弟会中学任教,后来担任了校长,又被推选为兄弟会长老。

在这里,他完成了他的一些最重要的著作:拉丁文教科书《语言学入门》(1631年)、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 (1632年)、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中学物理教材《物理学概论》(1633年)。

其中《语言学入门》一书很快被译成了12种欧洲文字和四种亚洲文字,在各国广泛流行,使夸美纽斯获得了世界声誉。

 

  1634年起,他开始探讨“泛智论”。1639年出版了《泛智论导言》。1641年,英国邀请他主持编纂“泛智论”工作。不久英国发生内战,1642年又应邀到瑞典协助解决拉丁文教学问题,用六年时间为瑞典编写了一套拉丁文教科书、教学法指导书和字典。1648年,30年战争结束,他再次回到黎撒主持宗教与教学事务。1650年,接受匈牙利德兰西瓦亚公国的邀请,担任长年教育顾问,创办了一所泛智学校并自任校长。在此期间,他主要撰写了《泛智学校》(1650年)、《论天赋才能的培养》(1650年)、《组织良好的学校的准则》(1652年)、《青年行为守则》等教育著作和论文。还编写了著名的儿童初级读物《世界图解》(1654年)。这是一本简化的语言入门,为年龄太小、不能学语言入门的孩子所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附有插图的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小百科全书,被译成了多种文字,流行了近200年。1654年,他再次回到黎撒,继续研究“泛智论”。1656年,黎撒城毁于波兰与瑞典的战争,夸美纽斯应邀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工作和定居。从1657年起,他将他的教育专著、论文和教科书汇编成《救育论著全集》(四卷)陆续出版,留给了人类一份珍贵的教育历史遗产。

  夸美纽斯吸收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要求,总结自己长期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资产阶级教育问题,奠定了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基础。

    杨·阿姆司·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nius,1592——1670)是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在捷克被誉为“捷克文化巨子之一”。 他是外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在欧洲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他吸收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要求,总结自己长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撰写了《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的入门》、《世界图解》等教育著作,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教育问题,揭露与抨击了中世纪经院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的危害,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促进生产和科技发展的教育见解,奠定了欧洲近代教育理论的基础。因此,他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夸美纽斯的近代教育思想,即“泛智主义”思想强调:人人均应受教育,以及人人均需学习一切。夸美纽斯一言以概之:“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夸美纽斯的世界观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从幼年起就深受宗教的影响,基督教的世界观根深蒂固,认为“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端与结尾”,把《圣经》看作学生的“最甜最好的乳汁”。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认为一切事物都受自然秩序所制约,倡导教学工作适应自然秩序的原理。他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同情人民的苦难,却寄希望于劝说统治者施仁政,企图凭靠教育的力量建立和平宁静的社会秩序。

  夸美纽斯主张教育对象普及化。他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继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和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之后,响亮地提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入学校。”他从宗教、人的心理、儿童的性格等不同角度论证了人人均可受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他的教育理论不以少数人为服务对象,相信人人都可接受科学知识的教育。

  论证教育目的世俗化。夸美纽斯主张过好现世生活,他不以消极和禁欲来对待现世人生,要求人们以积极乐观的精神来理解和对待现世生活,认为追求和享受合理的幸福是符合人的本性的。因此,人们的现世生活就应以服务与享乐为其主要内容。所谓服务,就是为社会、国家和邻人服务,并医治社会的病痛;所谓享乐,主要是指心灵获得快乐。他认为办学的宗旨应服务于社会,改善世俗生活。

  提出教育内容泛智化。夸美纽斯认为,人的智力可以发展,可以增强;人来到世上,自身具有邪恶和善良两类种子,经过适当的教育,知识、德行和虔信的善良种子可以发展,抑制邪恶的种子,回到原先的圣洁的状态。他还提出,人人需要也能够掌握广博的知识,而不分其性别、宗教、社会地位和经济财富的差别。他进一步指出,人们智能的差别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这取决于教育工作的情况和人们的努力程度,即使智能低的学生,只要教育得法,也能学到广博的知识。

  提倡教学组织班级化。夸美纽斯总结了当时的新的教学组织的实践经验,把它们上升为理论,推动了教学组织的班级化。首先他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有利于学生学习;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节省时间、精力、避免了干扰。其次,他确定班级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并据此制定了学年制以及学期、假期制和学时工作计划。再次,他还具体说明了班级教学制的要求,应有一定的目标;每个班级应有固定的课本;一切科目都用同一的方法去教导;全班的学生在同时做同样的功课;每种科目应该与相关的事项一道讲授;教学应保持学生的注意等。他所确立的班级教学制的理论和他所提出的关于班级教学制的要求,在近代教育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重视教学方法心理化。夸美纽斯以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建立了教学方法的新体系。他提出了著名的“自然适应性原则”,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适应自然界的法则;教育则要适应人的本性,要求学校教育、教学要适合儿童的天性。他从适应自然秩序的原理和感觉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彻底性原则、自觉性积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量力性原则。他认为,在上述诸原则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直观性原则。这样,他就为学校采用实物教学和运用标本、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夸美纽斯并根据他的理论,编写了西方第一本图文并茂的适应儿童心理的启蒙读物——《世界图解》,该书被译成了多种文字,在欧洲流行200多年而不衰。教学方法的心理化是近代教育理论的一大特点和一大优点,因而是教育理论的一大进步,夸美纽斯则是这一理论的开拓者。

  夸美纽斯的这些贡献,充分显示了他是古代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新时代杰出的教育家。

 

 

《大教学论》

  《大教学论》(Magna Didactica,1632),1632年用捷克文写成。1635—1638年间他夸美纽斯听从友人的劝告,把它译成了拉丁文,同时作了修改和补充。1657年,他将该书列为《教育论著全集》的首卷首篇公开发表。此书很晚才传到中国,20世纪初,我国学者王国维对它的内容曾作过简要介绍。193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傅任敢的中文译本《大教授学》,后又改译为《大教学论》。1957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了新l版,译者去世之前,又将译文作了较大修改,作为外国教育名著丛书的一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84年出了新2版。全书共760页,20余万字。

  本书是夸美纽斯在批判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构思、几经修改而写成的重要教育论著。正如作者在本书开篇所写的,本书主要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其写作目的是: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该书除前言《致意读者》等部分外,共计33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讨论了人生的目的。作者以《圣经》的《创世纪》为根据,加上传统的神学目的论,认为人不仅要认识自己,而且还要认识上帝,因为上帝是永生、智慧和幸福的根源,人是上帝的造物、爱物和形象。人的终极目标是死后、来生,与上帝相结合。人的生活和住所都有三重,即母亲的子宫、世上和天堂,从第一重到第二重,人经历的是诞生;从第二重到第三重,人经历的是死亡与复活;到第三重就永不再动、歇在那里。

  他认为,现世的人生严格讲并不是人生,而是永生的序幕,世间的生活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其目的是使灵魂利用身体作中介,去为未来的生活预备各种有用的事情。人的终极目标是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为此,人在有形的造物之中要成为:理性的动物,一切造物的主宰和造物主的形象与爱物。人生成就要:熟悉万物,具有管束万物与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与万物均归于万有之源的上帝。人类的一切优点都完全表现在博学、德行和虔信这三种品质中,这是今生与来生的基础,是我们生活的要点。

  第六章至第九章讨论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学校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作者认为,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应该从祈祷、教育、行动中去取得,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从知识、道德、虔信、艺术和身体等方面去发展人。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一个人愈是多受教导,他便愈能按照准确的比例胜过别人。塑造人、教育人,应从少年儿童时期开始,因为这时候欲望正在沸腾,思想很迅捷,记忆很牢固。因此,在很小的时候,就要把人形成到合乎智慧的标准,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者认为,学校的产生为少年儿童接受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他建议,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都应该进学校。他坚信人受教育而能获得发展的可能性,驳斥“智力迟钝’儿童不宜学习的论调。指出,人的心性愈是迟钝孱弱,他便愈加需要帮助,使他能尽量摆脱粗犷和愚蠢。世上找不出一个人的智性孱弱到了不能用教化去改进的地步。

  第十章至第十四章论证了改革旧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设立新学校的基本原理。作者认为,人人应该受到一种周全的教育,应该借助学校做到: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来培植我们的才能;学会语文;形成诚笃的德行;虔诚地崇拜上帝。学校应成为造就人的工场,实现真正的人生目的。夸美纽斯指出,当时没有一所完善的学校,设立了学校的地方,学校不是为整个社会设立的,而只是为富人设立的;学校教导青年的方法是非常严酷的,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的才智的屠宰场,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与书本都感到厌恶;继续学下去的人都没有获得一种认真的或广博的教育,获得的只是一种荒谬的和害人的教育;学校培养不出合乎德行的品性,培养出的只是一种虚伪的道德外表,一种令人生厌的、外来的文化皮毛和一些专务世俗虚荣的眼光与手脚。

  夸美纽斯特别强调要改革旧教育,创办新学校。新教育的体系主要有以下内容:(1)一切青年都能受到教育;(2)他们都能学到一切可以使人变成有智慧、有德行、能虔信的科目;(3)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能在成年以前完成;(4)实施教育不用严酷或强迫方法,而用温和轻快、自然的方法;(5)这种教育应是真实的、彻底的;(6)教育是轻松的,课堂教学每天只有4小时,一个先生可以同时教几百个学生,而所受的辛苦要比现在教一个学生少10倍。他根据日月运行、动物的活动、人体结构、国家组织以及马车、大炮、印刷机和时钟的机械原理,证明在宇宙万物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自然秩序,并把教育适应自然作为改革学校的主导原则。他要求教师像园丁、画家和建筑师那样步随自然的后尘,从自然中寻找教育工作的秩序。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这个原则彻底地被掌握以后,艺术的进行立刻便会同自然的运行一样容易。作者提出了教学的五项原则:(1)延长生命的原则;(2)精简科目,使知识能够更快地获得的原则;(3)抓住机会,使知识一定能被获得的原则;(4)开发心智,使知识容易获得的原则;(5)使判断力变锐利,使知识能够彻底地被获得的原则。

  第十五章至第十九章重点讨论了教学理论,详细论证了提出的教学原则。作者指出,良好的学校组织主要在于工作与休息分配得当,有赖于读书、松缓、紧张的间隙与娱乐的分配。教师要引导儿童遵守饮食有节制、身体有运动、注意休息这三个原则,尽可能长久地保持生命与健康。为了使儿童能茁壮成长,作者对教与学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建议,如人类的教育要从儿童时期开始;早晨最宜读书;一切学科都应加以排列,使其适合学生的年龄;书籍与教学所需的材料必须事先准备好;例证应比规则先出现;时间与学科的划分应该严格遵守等。在这部分作者列举了大量的自然现象,并结合教学案例进行了详细论证,最后归纳出规则。夸美纽斯着重对教学的便易性、彻底性和迅速性原则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如废除强制灌输的方法,多方激发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学应从观察开始,运用直观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及远,从一般到特殊,务使先学的为后学的扫清道路;依据学生的智力特点安排课程;加强练习、实践以巩固知识;实行班级授课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等等。

  第二十章至第二十四章主要讨论了各科具体教学法和道德、宗教教育方法。作者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的知识,讲授科学必须遵守下列规则:(1)向学生讲授所有应该知道的事物;(2)所教的内容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3)要通过事物的原因去教;(4)先教事物的一般原则,后教事物的细节;(5)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适当的顺序去教授;(6)要强调事物之间的区别,使学生得到的知识更清晰和明白。艺术与实践息息相关,学生学会一种艺术,除了备好工具、材料和模型之外,还需要三件事:材料的正确利用、熟练的指导、经常实践。因此,艺术的教学必须强调模仿、练习和不断的实践。语文是一种手段,可使我们得到知识,并把知识传授给别人。语文教学要注意掌握语法规则、和事物的学习相联系、多实践运用这三个问题。

  夸美纽斯认为,学校是人类的锻炼所,一切德行都应当培植到青年身上。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他提出了以下建议:(1)主要的德行,如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应当首先培植;(2)持重应当从接受良好的教导,从学习事物间的真正区别和那些事物的相对价值去获得;(3)节制应当在儿童的饮食、睡眠与起床、工作与游戏等方面去培养;(4)坚忍应当从自我克制中学习;(5)德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住心灵之前,早早就教;(6)德行是由经常作正当的事情学来的。

  第二十五章主要讨论了教材问题,他认为《圣经》是知识的唯一真实来源,学生应以全部时间去寻求它们的真实意义。

  第二十六章“论学校的纪律”。夸美纽斯认为,纪律是学校的发动力和推动力,但纪律教育不是强制和鞭挞,应该用良好的榜样、温和的言词,并且不断诚恳地、直率地关心学生,突发的愤怒只能用在例外的情境上面,应当存心使结果能恢复良好的感情。

  第二十七章至第三十一章讨论了统一的学校制度以及各级学校的基本方案。夸美纽斯认为,人从诞生到24岁是青春岁月,是培植才智的时期。学习应从婴儿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成年,这24年的时间可分为四个明显阶段: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每期六年,相应地建立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学校。在家庭设立母育学校,由母亲对1—6岁的幼儿进行学前教育,主要锻炼各种感觉器官,使之辨别周围的事物,为以后成长打下基础。在每个乡村和城镇设立国语学校,对所有6—12岁的儿童进行初等教育,主要利用阅读、书写、图画、唱歌、计数、量长、测重及记忆各种事物等方法去训练想象力、记忆力,并发展智力。在每个较大的城市设立拉丁学校,学生应当受到训练,利用辩证法、文法、修辞学以及其他根据因果法则的科学与艺术,去领悟感官收集来的知识并加以判断。在每个国家或省设立大学,对18—24岁青年中的“智者”进行高等教育,学习与意志紧密相关的四科,即神学教我们恢复灵魂的和谐;哲学教我们恢复心灵的和谐;医学教我们恢复身体上主要功能的和谐;法学教我们恢复外界事务的和谐。夸美纽斯认为,这四种学校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母育学校和国语学校收容一切男女青年;拉丁语学校对于志向超出工场以上的学生给予更彻底的教育;大学则训练未米的教师和学者,使教会、学校与国家永不缺乏适当的领袖。

  第三十六章是作者对改良旧学校、改革旧教法,设立新学校、采用新教法的总结。作者认为,新的教学方法有以下优点:(1)较之过去的方法,较少的教师可以教较多的学生;(2)这些学生可以得到比较彻底的教导;(3)教导可以进行得较细致、较愉快;(4)这种方法对于愚蠢、落后的孩子也有效;(5)即使没有教学天才的教师,也能用它,从中得到好处。

  第三十三章论述了实现他的教育理想应具备的条件。他呼吁教师、学者、神学家和帝王、官吏全力支持和实现他的教育理想。

  本书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该书不限于教学问题的研讨,论述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各种问题,总结了历史和当时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见解和一系列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教育措施。

  本书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产生于世。本书创立的教育学体系,奠定了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始基。

  本书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所提的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史上的进步之举。由个别教学变为集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相互学习和激励的环境,不同课程的变换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这对普及教育和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夸美纽斯的提倡,它首先在欧洲广泛推广开来,之后又扩散到其它各洲。在以后的几百年教育发展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本书提出的直观教学等一系列教学原则,至今仍被教师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本书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启迪了近代世界各国的教育革新运动。以当时德国为例,30年战争后,哥达公国为恢复被30年战争所破坏的教育,根据本书的思想进行教育改革。1642年颁布“学校法”,这个法令是以夸美纽斯主张的“国语学校”为蓝本制订的,这对以后哥达成为欧洲教育最发达的地方起了重大作用。

  由于时代的限制,本书也有其局限性。一是过分强调“适应自然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和源泉。把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同自然现象机械地、简单地类比,把教学过程建立在了感觉论基础之上。二是坚持基督教的基本信条,把神学原则和《圣经》的一些思想贯穿在了本书中,使本书具有神秘的宗教神学色彩。

 

 

 

本文链接地址:https://lfzsf.com/post/9.html

作者介绍:

作者李凡在人才发展咨询、能力评估与测评、企业大学及培训管理、培训讲师培养、业务技能与管理领导力培训、教练引导技术、课程开发与设计、混合式学习项目设计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成果。

  • 企业教练:欧卡教练认证企业带领师
  • 个人教练:欧卡教练认证复原卡带领师
  • 讲师培养:CTT创新性培训技术(认证)
  • 绩效咨询:华商基业绩效改进师(中级)
  • 结构思维:华商基业结构性思维认证讲师
  • 领导力课:新经理、中高层管理培训师
  • 课程设计:企业培训课程设计师
  • 学习项目:CSTD认证学习项目设计师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文章由admin在凡聊企陪(lfzsf.com)站点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未声明则本网站所有源码和软件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转载文章如果涉及版权问题,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及时【与我联系】。

发表评论

遇到问题?请给我们留言

请填写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回复您电话

您是本站第11931名访客 今日有0篇新文章